全身是宝的香樟树
香樟树-樟科,别名:樟树、香樟、樟木、乌樟、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是我国江阴市的市树。经济价值:是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据科学家研究,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有防虫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杂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2、樟木子
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辛;温
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性状鉴别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3、樟树叶
樟叶
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陆川本草》:味苦辛,温。
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
①《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②《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③《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祛风药;祛湿药
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江西 草药》)
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周益生家宝方》)
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
(《泉州本草》)
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
④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蛋清调搽。(《江西草药》)
1.《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
2.《南宁市药物志》:被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病,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3.《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后含油多时采,鲜用或晾干。
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54.54%),还有1,8-桉叶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pinene),α-蒎烯,牻牛儿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龙及(borneol),橙花醛(neral)等。
4、樟树皮
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行气药;止痛药;祛风湿药
内服:煎汤或浸酒,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冼。(《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1.《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2.《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病,腹泻,肿胀。
3.《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病。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全年可采,剥取树皮,切段,鲜用或晒干。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cf/1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