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汗蒸模式持续,西湖边蚊子变少了湖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见习记者马庆隆通讯员严敏这几天,杭州继续开启高温模式。根据杭州市气象服务中心微博显示,预计未来七天(8月6日-12日),杭州高温酷热天气仍将持续,最高气温38~40℃。除了高温,蚊子也是不少外出游玩人群的苦恼。那么,作为杭州市内“顶流景区”,西湖边的蚊子多不多?最近的高温天会对蚊子密度有何影响?“汗蒸模式”更吸蚊?西湖边的游客防暑又防咬今天(8月6日)上午9点,小时新闻记者来到湖滨一带,此时手机天气APP显示气温已达36℃。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已有不少游客在此游玩闲坐。其中,很多是趁着孩子暑假带娃出游的年轻家长。“太热了,蚊子太多了!”杭州人戴女士对记者说,她和儿子在西湖边的长椅上坐了不到5分钟,就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也会爬到身上。”陈女士从黑龙江来杭州旅游,已有一个星期。她说,和老家相比,杭州的蚊子确实不少,“白天还好,夜晚真的很多,又很热,必须开着空调,同时盖着被子,才能睡着。这几天我住在大运河附近,晚上出去玩了一圈,腿上全被蚊子咬了。”“我是东北人,我第一次到杭州来,美是很美的,但也不是很适应天气,出门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汗液,其实是招惹蚊子的一大罪魁祸首。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此前发布的科普文章,人体排出的汗液在空气中挥发,本身就是吸引蚊子的一大“信号”;其次,喜欢流汗的人,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较高,排出的汗液酸度也对蚊子具有吸引力;再者,蚊子触角里的受热体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人体通过流汗的过程在不断散热,蚊子会被这种外界热度的变化所吸引。记者在景区还观察到,有不少游客选择在酷暑天穿着长袖衣裤出行,“长袖派”和“短袖派”在数量上旗鼓相当。路过的“长袖派”游客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是防晒,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被蚊虫叮咬。”“虽然穿长袖会闷出很多汗,但还是好过直接暴露着皮肤。”近水楼台先得“蚊”?花露水成了畅销货“去西湖边一定喷花露水!”社交网络上,有网友发出友情提示,分享自己的被咬经历。“所有的流程都挺开心,唯独最后路边等车的几分钟,被蚊子咬到瞬间两条腿十几个包。”蚊子喜水。在西湖周边,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池塘、河道等小型积水区域,且水流速度较慢。蚊子喜好在此类环境中繁殖,从产卵到幼虫再到成蚊,7到14天,都是在水里完成。杭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杭州的蚊子有几十种,但主要是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两种。“像淡色库蚊,如果一直不被人类逮着,又有积水,最长能活40余天。”如此一来,防蚊花露水成了西湖边的畅销货。在西湖边的商品零售处,记者了解到,一瓶毫升的驱蚊花露水,售价为25元。店员向记者透露,“花露水一直很好卖的,尤其晚上,蚊子多起来了,买的人很多。”蚊子也怕高温天,这个8月“蚊子包”会少吗?“天气一热,蚊子好像确实变少了。”来杭7年的周先生对记者说,他前几天也到西湖边走了一圈,“一只蚊子都没感受到。”“不过,可能是因为太热了都不往室外跑,感受不到。”任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表示,自己常年在西湖边游玩,也不觉得今年西湖边蚊子很多,“我猜也跟水质有关吧,像我小区里的水比较脏,小区也很少给积水定期消毒,蚊子就多。”那么,今年的蚊子真的变少了吗?记者此前从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每年4月到11月,疾控中心每个月都会监测蚊虫密度。上个月,杭州的蚊虫数量比去年同期少了30%-40%。7月、8月因为天气太热,蚊子反而没那么多,但是,9月又会迎来一个蚊子密度的高峰。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金彬彬医师介绍,“蚊子跟人一样怕热也怕冷,它们最适合的温度是25℃-30℃,超过35℃活动能力就大大减弱,到了40℃基本就活不了。”未来几周,杭州仍以高温晴天为主。伴随着偶尔的短时降雨,城市道路、住宅、景区等点位仍会有积水,希望大家做好必要的防蚊措施。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文章: 一种有趣的带香绿植,用手碰一碰散发香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cf/2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