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端午配香防虫避疫中医教你会生活
??
香,为天地正气。
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避秽也。”配香是自古就有的习俗,最开始人们会将鲜花戴在身上,用以避秽浊、驱蚊虫;之后为了使香气保存更久,便开始学会将花草阴干、装袋配在身上,进而变成现在的香囊。
关于香囊的那些事儿
香囊有许多别名。在先秦时代的女子会用五彩线制成的首饰物戴在头上,来标志着已婚的象征,此时称之为“香缨”。而在《楚辞·离骚》中,香囊有另外一个称呼叫“佩帏”;在汉代则称为“容臭”,在《礼记》有说到:“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有佩戴香袋的习俗,因为这时的孩子体质发育尚未健全,抵抗力较低,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时代,家长就会为孩子佩戴香囊来预防疾病。
从唐代开始,香囊由荷包、香袋逐渐演化过来,当时的人们会将其填装香料,然后挂在屋内驱除蚊虫和熏香衣物。香囊一词才逐渐出现,如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胡杲《七老会诗》:“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而香囊也不是只有汉人才有的习惯,在少数民族里如:苗族、侗族等等也有配香囊的习俗。古时候香囊是贴身物品之一,当情人间想传递心意时,便会缝制香囊交给对方,比喻将自己的一心一意放入囊线里,祈求爱情圆满或是祈福平安归来,此外也能缝制给家人、长辈、小儿祈求健康长寿。
男子手里攒了一个红色小香囊
端午开始,进入暑气炎炎的五月,这时天气高温湿热、蚊虫出没较多;香气能入脾,具有芳化湿浊、健运脾胃的作用,能够预防肠胃等消化疾病。因此小时候在学校,老师经常会教大家亲手做香囊,家里长辈也会为我们买香囊佩戴在身上,借此来驱除秽气和蚊虫。如今还依稀记得当时老师说的一个小故事:唐朝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等待战乱平定后又悄悄地去把贵妃的尸骨迁回来,打开棺木一看,贵妃的尸体早已变成白骨一副,唯有胸前的香囊颜色未退、香气犹存。于是玄宗就将杨贵妃的香囊佩戴在自己身上,用以怀念爱人。
现代,香囊里的香已被各种的香水、精油替代。其实香囊本身的功效除了提供天然香气外,随着成分不同,也能起到不一样的作用,例如:安神香囊放在床边,睡前吸嗅可以助眠;防蚊虫香囊挂在家里通风处,可以驱除蚊虫;促情香囊放在床四周,可以增进夫妻感情……犹如孔雀东南飞中说“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今年来个中药香囊可好
中药配方的香囊对于现代香水香囊的优点是香气天然,而且透过不同药材配伍能对人体起到不同的调理作用。
在法系芳疗研究发现,使用化学提炼的香水、精油容易对神经产生副作用,例如薰衣草精油本身具有安眠、镇静的功效,但如果是使用化学提炼或合成出来的味道,虽然与天然提炼的精油在化学分子组成为一致,但在人体的反馈却是相反作用,反而是不利的。
中药香囊如果用了一段时间,香气渐淡千万不要直接扔掉;建议大家可以在端午当天或是平日拿来煮水沐浴、泡脚、拖地,或放到香薰机做喷雾,也能起到散热祛湿避秽化浊的作用哦。
一直想做香囊,今年终于选定了几款喜爱的样式,为其调配香气,并取名为“沁心”,具有宁神定志、避秽化浊、驱虫防蚊的功效,自己佩戴,也分享给每一个恋香的你。沁心香囊有大、中、小三款尺寸,能做项链装饰、系腰上、挂车上或房间,留给夏季一丝沁心香气。
小?青黛、碧湖、舞樱
▼
中?荷香
▼
大香囊?月兔
▼
弥漫夏季的沁心香气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gm/1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