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夏日圣品rdquo不能
夏天蚊虫肆虐、高温潮湿,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有花露水、驱蚊液、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夏日圣品”。但是,这些夏季必需品如果使用不当,易造成过敏、皮炎、中毒、伤肝胃等危害。如何才能正确使用呢?
花露水:使用不当有危害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志凌说,每年到了涂抹花露水、点蚊香的夏季,总有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幸中招,眼泪鼻涕直流,喷嚏不断。
据了解,花露水由75%的酒精和5%的香精组成,其中还含有一种叫“伊默宁”的成分,可使蚊虫丧失对人叮咬的意识。花露水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量、长期使用,使人体过度吸收“伊默宁”,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有些人会因此发生水肿性红斑、风团、水疱、冒冷汗等症状。而且,其中含有的酒精长期被人体吸收,会扰乱神经,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严重的还会造成神经紊乱。
专家指出,使用花露水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过量使用;2.涂完花露水后不要立即使用火或靠近火源;3.不要给孩子用成人花露水;4.避开面部、腋下、腹部等部位。
驱蚊液:不宜在皮肤滞留过久
近来有人在微博发帖称,自己在超市购买的一款驱蚊液标有农药登记号。这引起了人们的疑问:“驱蚊液喷多了对身体有影响吗?”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罗维丹表示:“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中,驱蚊酯或避蚊胺是微量的,且经过严格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不大。”消费者无需“谈农色变”,驱蚊酯、避蚊胺等卫生用驱虫剂的毒性很低,与平常所说的农药完全是两个概念。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可尽量少用,成人只要合理使用不会有太大问题。
专家特别提醒,驱蚊液不要在皮肤上滞留过久,最好在外出的前一刻喷涂在衣服上,特别是对于小孩子而言,应尽量避免接触皮肤。
蚊香、电蚊液:保持室内通风
蚊香、电蚊液能杀死蚊子,它们所含农药的毒性是不是更大?专家表示,蚊香、电蚊液含有一定比例的四氟甲醚菊酯、决丙菊酯、右旋稀丙菊酯等农药成分,这些成分都属于聚酯类农药,毒性要比避蚊胺、驱蚊酯大一些。
正规厂家出品的合格的蚊香、电蚊液可以安全使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如盘式蚊香、电热蚊香在使用时应保持室内通风,并且建议孕妇、婴幼儿慎用甚至禁用。
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使用有禁忌
出汗时不宜使用风油精。风油精的适用症状为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以及晕车、蚊虫叮咬等。把风油精涂抹到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可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但在出汗时不宜使用,因为风油精含有薄荷脑、樟脑等芳香剂,出汗时汗腺分泌活跃,这些成分会通过汗腺被人体吸收。另外,孕妇、新生儿以及皮肤有烫伤、损伤及溃疡者为风油精忌用人群。
藿香正气水喝多会伤肝、胃。医院医生李若彤指出,藿香正气水里含40%~50%的酒精,喝多了就有像喝酒一样的副作用,如伤胃、伤肝,对大脑也有麻痹作用。所以建议一次不要多喝,也不宜长期服用。
《中国妇女报》闻唱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健康文摘报即可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gm/2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