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闷热,最难熬的三伏天恰恰是最养生的一大
紧接小暑
一年中气温最高↑
又潮湿又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
来了~
并且一来就将带来
持续8-10天的高温天气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中文名:三伏天
英文名:Canicularday
俗称:伏天儿
代表寓意: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时间:小暑和处暑之中
饮食养生:适宜清补,宜伏不宜动
今年伏天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10天
“三伏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特别是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因此,民间有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有时天气比较闷热的重要原因。
当然,七八月份里更多的日子,我国许多地区的天气形势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影响,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增温,三伏天的“干热天气”还是占主导地位。
三伏天如何养生?
防晒避暑养心气
避暑|再热也不能贪一时凉快
高温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般来说,晴日里,上午九点以后或者下午四点之前就不宜外出。
另外,不能过于避热趋凉,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5℃内较适宜),否则骤冷骤热反差很大,易引发热伤风。
补水|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
防暑很重要一步就是先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啦,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和茶水。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多喝无益。
此外,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晒|不要成为一个“肤浅”的人
出门务必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霜。
遛弯可以在傍晚时分,不过需要带上清凉油、花露水用来防止蚊虫叮咬。
祛湿|防暑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湿
夏天多暑多湿,易使人体出现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
对策:豆蔻煮水喝,豆蔻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祛湿又解暑,又不损伤脾胃。
饮食调节|不要让身体罢工
三伏天炎热出汗,饮食搭配在注重清淡爽口的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和营养。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谷类、豆类和瘦肉的摄入。夏季里,还要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
羊肉——驱散寒气
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时内有积热,食用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
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切莫随意尝试。
苦瓜——解暑祛痱子
苦瓜这是个好东西,它的苦味才是营养的关键,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肾利尿的作用。
生姜——“夏吃姜”最佳时机
“冬吃萝卜,夏吃姜”,现在是吃姜的最佳时机。很多人平时一定不爱吃姜,那就喝姜汤吧,至少味道会温和些,记住哦,生姜茶一定要趁热喝。
除了这些食物,三伏天必备的食物还有莲子心,绿豆汤等等,这些食物对清热解毒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养气|科学午睡,抵御盛夏高温
提倡积极休息,在保证身体不疲倦的前提下,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当的锻炼,但不提倡做剧烈运动。
午睡要科学合理,午睡时间以一小时左右为宜,不要在穿堂风或风口处“顶风午睡”,更不适宜趴在桌沿或靠在椅子上“直立午睡”,这些不正常的午睡,对人体健康常常“弊”大于“益”。
三伏天的确闷热、难受,
但却是养生的一重大时机
所以,三伏天里
更爱自己很有道理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jw/1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