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道的前世今生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

在中国已经烟散灰冷的香道,还在日本完好地保留着,并成为上流社会雅集的一项礼仪。

庆长十一年(年),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给占城国王、柬埔寨国主、暹罗国王等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希望获得上好伽罗香的愿望。

至今,日本奈良的东大寺正仓院内,还珍藏着一段有年以上历史的黄熟香——“兰奢待”。香木的切口处放着三张付签,分别写着足利义政、织田信长、明治天皇三位风云人物“某年某月截取几寸几分”的记录。“兰奢待”内隐“东大寺”三字,号称天下第一名香,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日本人的“求香若渴”,促成了香道礼仪和道义文化的完善,使得其与茶道和花道一起,并称为日本文化的三大瑰宝。

—日本香道的历史文化—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中国香传入日本,初期阶段也重视香味。但使用方法却略有不同。根据古文献记载,中国人喜欢将香囊夹在肋下、腋下。有人还将香料涂在靴子上。尽管日本也有香囊,那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日本人喜欢将香料放在房屋四角或者用香熏衣料。到了室町时代,香逐渐成为人们鉴赏的对象。三条西实隆的出现使香的地位得到巩固。加之这一时期茶道、花道的出现,使室町时期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茶、花、香在这一特殊的场所,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尽管从表面看,三者的追求对象不同,但在求闲寂、幽雅方面却是共同的。

最原始的香是佛教的供香。因此香大概是与佛教同时传入日本列岛的。《日本书经》推古三年()有“沈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之说。这是日本古文献中对香的最早的描述。

古香中最有名的首推兰奢待。日本现存最古的木片式的香料兰奢待也是东方名香之一。日本天平五年()圣武天皇时兴建东大寺,兰奢待收于正仓院内。

奈良时代的焚香方法称烧香。也就是将一种香或者两种以上的香,直接点燃。亦称“供香”,是奈良时期的主流。

日本平安时期多种多样的香料输入日本,使日本人对香味的反映敏感起来,日本人开始有目的地选择香剂,将它们搭配起来,品闻各种组合香的气味儿。日本人称这一时期的香为“香合”、“炼香”。

由于焚香时会产生大量香气,所以亦称“熏物”。平安初期创作的宫廷文学也有不少关于香的记载。《枕草子》中就有宫廷贵妇用香料熏衣的描述。《源氏物语》中的人物薰君,其名便来源于香料。可见古时候香料是日本贵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陪衬。

—日本香道仪式—

香道有完整的仪式,先在香炉中央放入点燃的炭团,盖上香灰,小心地压上放射状的花纹,然后放上被称做"银叶"的薄片,再把香木置于其上,这时却并没有焚香时的烟出现。这是因为香木的香气来自树脂,在常温下闻不到香,需要加热才行。如果直接燃烧香木,纤维会被烧焦,无法享受香木真正的香气。所以要间接加热,适宜的温度一般是摄氏度。

品香则是一个必须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国古人有言,"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讲的是可以借香神游天地。日本香道中不说用鼻子"嗅香",而是用心"闻香",就是要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于香上。按香道的规矩,出席香会时要"静坐而不私语。

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目前已有零星的日本香道雅集活动。如果参加雅集,要注意的礼仪是:

1、参加香席的人必须谨礼仪,尊和气。

2、为了不与香木之香气掺混,所著衣物不得沾香水、花露水等。

3、男性一般穿传统服装或西装(须系领带)。女性可着裙子,以简朴大方为佳。

4、入香席前,取下戒指、手表等可能会妨碍闻香行为的对象。

5、香会结束前,不私语,不中途退席。

6、即使感到有些闷热,也不使用扇子,不开门引风。(香室讲究通气不通风)

7、拿好香炉,勿使香木和香灰从香炉中掉出。

8、不随意评点香木之好坏。

9、如果了解其他流派的仪规,也须尊重当前流派的仪规。

10、顺时针传递香炉,香客轮流进行闻香。

中国古人有言,"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讲的是可以借香神游天地。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感格鬼神、清凈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英国著名作家吉卜林曾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

以鼻闻香,以心领会,尺席之间,五感澄明。

香道正是要帮助你找到自己被遗忘的“鼻子”,找到属于你的一个平和的世界。

如果去日本旅游,想要见识优雅的香道,京都是必去的地方。京都自古就是天皇与贵族的优雅之地,所以香道体验店也较其他城市为佳。除了体验香道礼仪,在店里还可以买到香袋、香包和熏染在衣服上的熏香。

关于日本文化,你有哪些独特分享,欢迎留言哦!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jw/16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