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30年前那个没空调的夏天,南昌人

这几天在微博都被这两个男人刷屏了!

一个叫威利斯·卡里尔,

男,年11月26日出生,美国人,

他发明了空调。

另一个是后羿,

他在十几万年前,

干掉了九个太阳。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不过也让我回忆起二、三十年前吧,这么热的天,那时候南昌还没有空调,南昌人是怎么活过来的?

那时候

每天傍晚四、五点钟,太阳西斜。荫头处,人们端出脸盆水桶,将清水泼向门前屋后的柏油路、“水门汀”,把路面浇个透湿,以图降低阳光暴晒一天后的地表温度。

五六点,太阳落山。家家户户搬出小桌、凳椅,端出米饭、小菜,一家人或坐或站,开始吃晚饭。

大多数人家是粗茶淡饭。奢侈点的,会开瓶啤酒,买包花生米……时常,张家姆妈会到王家伯伯的小桌上捡一筷子菜,楼上阿婆会到楼下爷叔家舀勺汤。马路边、巷子里,漂浮着饭菜的馨香,荡漾着轻快的闲话。

七点钟后,天慢慢暗了。穿着短衫的女人撤走碗筷后,赤膊或着背心(上面经常有若干破洞)的男人搬出躺椅竹榻,拿出铺板长凳,几乎家家门前搭起一张简易床铺。

饭吃饱了、洗浴清爽了,劳累一天的人们,摇着蒲扇,或躺着闭目养神,或坐着吹牛聊天,或做做针线活……上吹国家大事,下聊家长里短,说得有趣引来哈哈大笑,话不投机偶尔也会拌嘴或争吵。

最热闹的是公用路灯周围。

喜欢静的,看书看报;喜欢闹的,嬉戏游戏。借着昏暗的灯光,打牌的三人一伙、四人一帮……打得不亦乐乎。

下棋分年龄段,小孩子喜欢飞行棋,简单明了;老人喜欢走象棋,半天挪一个子儿;不老不小的喜欢下军棋,人少两军对垒,人多“四国大战”,打得“炸弹”与“军长”“司令”同归于尽,“工兵”可以挖“地雷”,“排长”“连长”会冲进“大本营”摘“军旗”……

最不怕热的总是小孩。

离开大人视线后,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逃江山”,躲躲藏藏、打打闹闹,弄得一身臭汗、满身泥泞,引来大人连声吼责……“白白洗了一身干净的澡。”“细伢子,快嗲子到屋切。”不绝于耳。

十点钟后,夜渐渐深了。乘凉的人们开始渐渐散去。年岁大、要上班的,往往先行进屋睡了。年壮的、贪凉快的就在家门口的简易床铺上露宿了。当然更有怕热的,干脆拿张草席,找个清爽风凉点的空地,天当被、地当床,数着星星一觉睡到大天亮。

最可恶的是蚊子臭虫,趁着人们熟睡的机会,悄悄飞爬出来,饱餐人类,骚扰好梦。常常害得被咬者奇痒难忍,深更半夜爬起来,搽“万金油”、“风油精”……

那时候,三代同堂不稀罕,三层阁里像蒸笼,老虎天窗最难捱,居住条件如此窘迫,人们很难再有太多的奢望;空间格局小了,邻里关系紧密,人际交往简单,直来直去,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隐私。

没有空调、没有电扇,蒲扇是唯一手动造风工具,没办法“宅”在家里;很少人家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网络,街谈巷议,抱怨是有的,但日子也是平淡简单地过着……时至今日,还常常会有上了年岁的老人,要在谈到“乘风凉”年景时,不失时机地给年轻人“忆苦思甜”……

时过境迁,气温再创新高,街上也是静静的。当年乘凉的壮观场面,很难再现了。有时候夏夜梦里,还会闪现小时候母亲半夜推我起身睡到屋里的那一声呼唤,或者是嘴里吧唧着回味井水浸泡过的西瓜和绿豆汤的滋味……

空调、冰箱的出现,乘凉不再是那样的迫切和充满乐趣,但是回头想想,20年前没有空调的年代,南昌宁的避暑方式很是让人怀念:

降温工具蒲扇不离手

老南昌过夏,少不了一把蒲扇。

小时候大家吃过晚饭,

无论大人小孩都齐刷刷的搬着凳子到树底下乘凉,

大人们都边摇着蒲扇边闲话家常,

时不时地在身上、腿上“噼啪”地驱赶蚊子。

走到哪,都得带着一把蒲扇,

这些现在生活里已经很少见的东西,

在过去可是不太好外借的哦!

凉竹椅躺一躺

圈姐小的时候还经常睡在这上面,

就三字:贼舒服!

凉丝丝的,不是那种刺骨的凉,

应该是竹子本身的温度,大自然的味道~

外公总是坐在凉椅上听着小曲儿,

或逗着邻居家的小孩,

顽皮的还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大人们看的也开心。

风扇吹一吹

没有空调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会装一个吊扇,

“哗哗哗”的扇叶转动声音,

混着家人间歇的说话声、夹菜声,

完完整整圆圆满满。

圈姐念小学的时候,

教室里还没有装上空调,

班级里总有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恐吓”我们,

“哎呀电扇掉下来怎么办哦!”

现在想想还是忍不住发笑…

花露水喷一喷

那个时候谁知道什么sixgod啊,

记忆力的第一瓶“香水”就是花露水,

降温消暑,还能止痒(蚊子咬的),

每次被蚊子咬了,家里的大人总会说:

“来来来,我来给你掐个十字,塌点花露水就好了”

风油精涂一涂

风油精可以说是夏天的ace(王牌)了

念书的孩子用它来提神,

又能防蚊虫叮咬,还自带清凉,

哇,涂一下瞬间清醒!~

清凉油擦一擦

说到清凉油,就会想到龙虎牌

红色的小罐子,用途也是非常广泛

如果放到现在的话

应该也是人手一罐的“爆款”吧!

降温食物井水浸西瓜

那时候虽然没有冰箱,

院子里的压水井压出一盆水,

把西瓜泡上半个钟头,

一口下去,透心凉!

那时候一个西瓜还会分给邻居,

一同分享~

邻里情越发的浓郁,

别提多有人情味了!

棒冰来一根

夏天当然要吃冷饮了,

光明冰棍绿豆棒冰、三色杯、西瓜棒冰、

雪娃娃、紫雪糕,大头盐水都是当时常吃的。

再大一点,有了碎碎冰这种东西,

那真的是“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

跟谁好就请他吃碎碎冰,

哇,看来我从小就有套路哈哈哈

橘子汁来一瓶

小时候的夏天

我们没有那么多种类的饮料

都是去小卖部买几毛钱一瓶的桔子水

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

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就连逢年过节,一瓶健力宝

就可以让我们高兴很久

西瓜皮拌一拌

要说西瓜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隔天吃剩的西瓜皮

妈妈会洗干净切成条

用点盐和醋拌一拌或者油锅里走一走,

哇,写的圈姐现在都馋了…

降温娱乐项目电视看一看

20年前

很多家庭已经装备了小彩电

如果谁家有台红梅牌“大”彩电

一定会得到同学们的羡慕

什么《还珠格格》、《韦小宝》、《射雕英雄传》…

论说故事情节,谁比得过我麻麻?!

哈哈哈哈,那可是老江湖~

知了我要摸的

小时候的我们

跟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口摸知了,

回家后放到瓶子里,或者盖在碗下面;

第二天就变身了,有时候早上五六点醒来,

迫不及待的打开,还能看到青绿色的知了。

游泳摸鱼

夏天太热!

我们会不顾危险,瞒着爸妈

放学后和小伙伴在学校旁边的河里游泳摸鱼

天气越热我们越是在外边儿撒了泼的玩儿

海里、湖里、池塘里

基本上去洗过澡玩过水

龙虾钓一钓

现在一到夏天街边都是吃龙虾的小摊,

总令人忍不住怀念起小时候自己钓龙虾的经历。

那时候南昌乡下湿地水塘多,

带上一根竹杆,约上三五个小伙伴,

挂上一条蛤蟆腿,随便找个水沟钓上一下午,

就是一大桶龙虾!

玻璃球玩一玩

下午的时候和小伙伴

找个阴凉地跳跳皮筋打打鸟

装一口袋玻璃球,和大家趴在地上大干一场

草地上坐一坐

以前的八一广场上还是大草坪

天热了就去八一广场的大草地上打地铺

一家老小都坐在席子上

那时候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也是这么过来了。

有人说,几十年前,地球还没这么热,我倒是觉得,就算几十年前只有35度,现在却有了38度,但这3度的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还是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没有那么多的急躁,

没有那么多的娇气吧?

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

图片来源:网络

南昌圈圈网综合整理

南昌人都在看

为什么我不去北上广,只想留在南昌?刷爆南昌人的朋友圈!

毕业2年住在羊子巷,我胖了十斤。

38℃高温!南昌街头真实一幕!今天你一定看到了...

Get!南昌各区游泳馆票价地址全攻略!收好了让你爽翻一夏!

南昌第路公交车,你曾路过我的整段青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手术成果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jw/168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