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智商税,该蕉下了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

蕉下最近又摊上事了。有爆料人对新周刊表示,新出的驱蚊水“小手雷·多功能防护喷雾”是无证产品。

你看这颗雷,它会雷到谁。/蕉下电商平台页面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凡是有驱蚊、防蚊功效的产品均属于农药产品范畴,在市场上销售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而且必须在包装上标明。

蕉下的这款产品,虽然在名称上冠以“多功能防护喷雾”,避开了“驱蚊”二字,但另一方面又在产品宣传文案以及推广文案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其驱蚊功效。

这种处理方式,足以看出蕉下的心机,一方面想借着网红滤镜“薅羊毛”,另一方面又想规避法规。殊不知,只要是具有驱蚊功能的产品,就一定要有相关证件,否则就是不合规产品。

网红滤镜

掩盖不了产品本质

蕉下的这款“小手雷”,不像六神花露水那样充满了俗世的普通,从设计美学上就浸透着时尚的气质。灰色的外壳、绿色的瓶盖,还配有挂绳方便别在腰间,握在手上,似乎真有那种能量,能在瞬间“炸死”蚊子。

不论是在自家微博还是在种草平台上,蕉下也确实在用“炸蚊子”这样的文案。有了这种大杀器,似乎60多元的售价也不算什么,哪怕一般花露水最多也就卖十几块钱。

炸蚊子的小手雷,不信没爆炸范围。/蕉下官方微博截图

不得不佩服蕉下的网红美学,似乎只要和网红沾边,就能网住消费者的心。小黑伞如此,防晒衣如此,小手雷也是如此。

但网红滤镜掩盖不了产品本质,既然是具有驱蚊功能的产品,即便在取名上避开“驱蚊”二字,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在这儿承认叫防蚊喷雾有啥用,品牌名称上虚与委蛇。/爆料人供图

蕉下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据爆料人透露,“小手雷”在营销文案上称其具有佛手柑的气味,但新周刊记者在产品包装上却丝毫找不到佛手柑相关的任何成分,而是提到了孟二醇。

孟二醇是一种从柠檬桉精油中制取的驱虫剂,柠檬桉精油是从柠檬桉树的叶片中提取而出,而柠檬桉树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常绿树种,在我国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也有栽培。

珠海的唐绍仪故居里,也有柠檬桉树。

这么看来,孟二醇似乎应该是一种纯天然植物制剂,一些种草博主也会拿这个作为要点,来渲染其所谓“健康无害”的优点,但其实不然。即便完全纯天然,也并非就一定无害。就比如熏艾草也可以驱蚊,但产生的浓烟熏久了也是能致癌的。更何况,孟二醇是经过多道化学工序制取的,已经完全和纯天然无关了。

根据农业农村部年9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判定某种产品是否属于农药,应当根据该产品的功能用途、使用场所、保护对象等进行界定。

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看看别家驱蚊水,是标注了农药登记证号的。/爆料人供图

蕉下再怎么掩饰和掩盖,也改变不了“小手雷”驱蚊产品的本质,再玩弄文字游戏,那就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且涉嫌违反相关法规。

新周刊记者搜索蕉下官方旗舰店,发现这款产品已经下架。记者询问其客服,得到的答复是“因为缺货被迫下架”。但奇怪的是,其他代理商手中却仍在销售这个产品,并且一致声称是官方货源。

从不敢自称“驱蚊水”的驱蚊水,到官方自称缺货、代理商却依然有货,其实既然是做产品,为什么不能真诚一点、一开始就申报农药相关证书,而要事后靠这种弯弯绕来迷惑公众呢?

你买的驱蚊水

其实是生化农药

严格意义上说,只要是跟驱蚊沾上边的产品,就都和农药管理有关。不论是驱蚊水、驱蚊液,还是稍微新潮一些的驱蚊手环、驱蚊裤,都需要取得农药相关证书。

蕉下这款“小手雷”为宁波大央科技受委托生产,声称其驱蚊的核心科技是新一代精油精华“大央因子”。

大央因子,听着高大上。/蕉下电商平台页面

新周刊记者查询大央科技在天眼查的专利页面,发现其项专利信息中,有项都是外观专利;另外还有59项实用专利,大多数是灭蚊灯、电蚊拍、驱蚊手环这样的实用工具;剩下的12项发明专利中,大部分也是这种装置,其中还有两项蚊虫诱杀装置的专利被驳回。

总结下来,这些专利中均无与“大央因子”直接相关的专利。

另外根据《消费者报道》,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pp/284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