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人不懂蚊子克星不是蚊香教你个土招
“你家宝宝怎么被蚊子咬成这样啊”……之类的话题,在妈妈圈里交流开来。
夏天,作为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虫咬性皮炎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这个季节,蚊虫又多起来了。
宝宝们一旦被盯上,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很多宝宝一咬就起很大的包,又红又肿又痒,医学上称之为虫咬性皮炎。
医院工作的发小告诉我,最近她单位的小儿外科频繁接诊被蚊虫咬成“招风耳”、“小猪手”、“小猪蹄”的患儿。
“今年的蚊子真是太毒了,我的孩子在公园里才玩了一小会儿,就被蚊子咬了一个大包。”其中一位患儿的家长向医生诉苦道。
原来,当日一早,她带孩子在小区里散步,不经意间,孩子的耳朵就遭到了蚊子的攻击。
孩子年龄小不懂得表达,难受地直把耳朵往妈妈身上蹭,等到妈妈发现时,右耳朵已经变成了“招风耳”。妈妈看着很心疼,医院。
好在被叮咬的部位没有被挠破,也没有出现感染,医生观察后,表示治疗几天就能好。
最近蚊虫大军开始肆虐,小儿外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婴幼儿由于皮肤娇嫩且免疫力低下,在被蚊虫叮咬后,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
看到这些照片,可能有些人会笑,但是在妈妈的眼里,真的是超级心疼,甚至想把那些蚊子们“满门抄斩”。
很多妈妈也发现,到了晚上,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蚊子总是喜欢围绕在宝宝的身边。
而且不只是散步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大人能够安稳入眠,但是孩子却一直被蚊子“照顾”着,被咬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既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影响大人的作息。
想要灭蚊,首先我们要了解蚊子的“底细”蚊子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们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以及成虫四个阶段,只不过,由于蚊子的前三个阶段都是在水中进行的,不容易被我们观察到,所以我们看到的蚊子基本上都是成虫形态的。那么,蚊子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阶段:蚊子卵
蚊子的幼虫学名孑孓,它的形态与蚊子完全不同,它没有翅膀,有一个大大的头和胸部,腹部第八节有一个呼吸管,在呼吸时,孑孓需要将腹部后端露出水面,由呼吸管直接的吸入氧气。
第二阶段:孑孓
从蚊子的卵孵化后,蚊子会以孑孓的形态生活在-7天(具体看温度,温度越高时间越短),在这个时间内,孑孓要经历4次蜕皮,每一次蜕皮,孑孓会长大一些。
孑孓在水中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片为食,比如藻类,在移动时,孑孓通常是通过尾部的弯曲作为驱动力,所以它的移动通常是跳跃性的。不过,在孑孓时期,蚊子的天敌有很多,比如蜻蜓的幼虫水虿,食蚊鱼等等都会以孑孓为食。第三阶段:蚊子的蛹
当孑孓在水中完成第四次蜕皮时,它就要成蛹了,蚊子的蛹大部分是孑孓第四次蜕掉的皮,由于此时它的头胸变小,所以恰好能够装下它蜕皮后的头和胸,成了一个圆形的块状物,而它的腹部依然在外面。
这是因为腹部是它的呼吸器官所在,所以它依然需要露出腹部来呼吸,而且腹部在外面来回的摆动依然能够让蛹在水中游动,看起来就像我们的标点符号“逗号”一样。
在蛹期,蚊子是不进食的,不过好在蛹期只有2-天,此时的蚊子体型变小,逐渐地露出水面,长出翅膀,此时,蚊子的终极形态形成,一个“吸血的小恶魔”诞生了。第四阶段:成虫
蚊子的成虫状态是我们最熟悉的了,每年的夏天它们总是无孔不入地叮咬人,让人防不胜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看,每年有约50多万人因为蚊子的叮咬死亡(主要是传染疾病),因此,在四害中,蚊子早已经超越了老鼠成为了新一代的“四害之首”。
蚊子的前三个阶段都是在水中度过的,其中卵和蛹期都不需要进食,只有孑孓期才会主动地进食,这三个阶段通常要用10-15天的时间,之后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蚊子是双翅目蚊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在世界范围内一共有超过种蚊子活跃着,几乎除了南极洲外,其他大陆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我们常见的蚊子中,主要以按蚊、库蚊以及伊蚊这三大类蚊子为主,其中,按蚊和库蚊是我国本土就有的,它们都有着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在我们小时候,白天几乎很少被蚊子叮到。为什么夏天蚊子多?夏天蚊子多“温度”是原因之一。15℃-0℃是蚊子适合生长的温度,并且天气热,大家都是穿短袖,也方便蚊子吸血。
夏天是蚊子最适应的生活环境,炎热潮湿,天气温高,水分充足,细菌繁殖快,还有夏季人体出汗,吸引雌蚊吸血,大量繁殖,导致蚊子越来越多。
蚊子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
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
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卵,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
另外,天气和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是导致蚊子肆虐的原因。
蚊子对它们所处的环境温度非常敏感。蚊子像大多数昆虫一样,是冷血动物,无法像人类一样调节身体温度,因此周围环境(空气或水)的温度决定了蚊子的体温。
外面温度低,蚊子的体温也就很低,相反环境很暖和,它们就暖和。
如果环境温度在它们的舒适区外,那么就可能减缓或阻止它们的发育,甚至导致它们受伤和死亡。
为了让蚊子幼虫适宜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必须高于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会随着物种的不同而变化,但通常在7到16摄氏度左右;当气温达到26度甚至更高时,蚊子将变得非常活跃。
温度和降雨量是蚊子数量的两个主要预测因素,这两个因素对蚊子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有巨大的影响。一次下多少雨,什么时候下雨,冷或暖气温持续了多长时间,这些都对预测未来的蚊子季节很重要。
在春季或夏季初幼虫发育时间,寒冷或干燥的天气会大大减少两周后寻找血液的成年蚊子的数量;潮湿的春天通常意味着将经历一个充满蚊虫的夏天。
蚊子总是追着宝宝咬,有这四个秘密第一种原因:宝宝身上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气息
蚊子是通过感知人体散发的气味来确定宿主的。宝宝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更快,所以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蚊子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的猎物。而拥有新陈代谢旺盛的宝宝,无疑成为蚊子们最喜欢的狩猎对象之一。
第二种原因:宝宝身上的汗味
除了二氧化碳气味之外,蚊子还会敏感地察觉到宝宝身上的汗味。宝宝的皮肤很嫩,神经末梢更为敏感,皮脂腺分泌旺盛,汗液味道浓郁,富含有蚊子所喜欢的氨基酸,因此成为蚊子最为青睐的宿主。此外,宝宝的皮肤也比成人更加柔嫩,更容易被蚊子咬穿。
第三种原因:宝宝的体温更高
蚊子们的代谢率很高,也需要相应地消耗热量来维持生命的运行,因此它们寻找宿主的时候也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xg/2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