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再原创散文丨车里的ldquo乡下
车里的“乡下味”
文/周铁再
朋友孩子结婚,我带着车去帮忙。到女方家接送客时,东家看客安排了4个人坐我车。我一看是几个挺熟悉的一男仨女。其中有个妆化得挺好看的女的,看着其他三人挤眉弄眼地说:咱不坐老周的车,他的车“乡下味道”太浓,太难闻了。都是熟人,不至于明着弄得太尴尬,于是我微微笑着说:我的车的确不配你们坐,你们也不配坐我的车。示意看客特地安排了4个有点邋邋遢遢的“乡下人”坐到我车里。大家都很开心。
那个女的没说错,人家没有冤枉我一滴滴。我的车千真万确有股特浓烈的“乡下味”。这种“乡下味”绝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这种“乡下味”就是那种泥土味、腥臭味、汗腥味、尿骚味、农香味等等混合成的那种乡土味。人家还没上车就已经知道我车里有“乡下味”了,说明我车里的“乡下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也不是一个两个人知道的事儿了。
我们当过兵的人,其实是非常懂得也非常爱讲卫生的。很反感不爱干净、不干净的人或东西。那我车里为啥总是有股“乡下味”呢?因为我总喜欢让乡下的老百姓免费顺路搭车捎带一程。自从有了自己的代步车,捎带的老百姓数以百计了。捎带多了车里自然就慢慢渗透进去了“乡下味”。这种“乡下味”是散发不掉的。
我是台橙色家用小轿车,买的初心是让姑娘初拿驾照时练手用的,嫌瞎不开,故,我就开上了!这一开开得不亦乐乎,开得和山里老百姓的心越来越亲,情越来越深,当开到十万八千里的时候,仿佛每天不想着去给老百姓做件好事儿心里就少点啥,空荡荡的。“城里人”、有身份的人、爱虚荣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我不敢让人家坐我车,也不希望坐我车,当然人家也不会坐我车。我给老百姓是一路人,不是一路人何来一车坐?有的人看我开台红不啦叽的车瞎跑,总意为有点“不正常”。
我三门峡市区有家,卢氏县城也有家。开车两地往返也比较频繁。出发前总喜欢发发朋友圈看有捎带的人否,有了就免费捎带上(坚持给钱的也不会要)。慢慢习惯了,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一切的一切也就慢慢把好多问号拉直了、成真了。我不喜欢道德绑架式的劝谏,不在乎谁谁去说三道四,更不会为了啥名啥利去哗众取宠。“凡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儿我都干”,小善而为,身心健康,其乐融融。
那次开车路过寺河山路口,天下着小雨,看到路边打伞站着个老头。我后备箱,后座位放满了东西没法让他坐后面,只得让他抱着东西坐到前排。边走边说话得知:他去灵宝科里给孙子送土鸡蛋吃,还有一只活母鸡送给儿媳妇补身子吃。走了不一会儿车里好臭,开车窗吧外面下着雨,不开吧实在是臭得要命。问老头咋回事儿?他说鸡拉屎了。我的妈呀!!!从寺河山路口到科里的几十公里真不知道当时是咋熬到的。到科里后老头下车,我想要他一个土鸡蛋,老头有点不舍得,我就给了他1块钱。离去,我把车开到避雨处弄干净,打开全部车门透风,10多分钟后又启程三门峡了。如果不是在部队搞过跳大粪池用手挖大粪训练,那天肯定要呕吐(我知道此处不宜用这个事例)。说句实话,我们不能去苛求老百姓什么,如果老百姓一个个精的都像猴子似的,他就不是真实的老百姓了。你去品吧!
我车里的故事可多,都与老百姓有关。去年,在“在粤卢氏老乡交流群”里得知,一位在深圳打工的老乡,家有急事儿要赶回,怕一路上车耽误事儿。我们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syff/2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