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如何成为一位淑女喷ldquo双
谢娘身上有股好闻的胰子味儿,跟我母亲身上的“双妹”牌花露水绝不相同;相比较,还是这胰子味儿显得更平淡,更家常,更随和一些。我喜欢这种味道。
——叶广岑《梦也何曾到谢桥》
那个时候,花露水还不是用来驱蚊止痒的,而是作为香水使用。说到花露水,不得不提到双妹,双妹是香港广生堂的产品,“唛”在粤语里面是“Mark”的意思,双妹唛就是双妹牌。因彼时女子不便抛头露面,还有双妹海报上的两位女子其实都是男子,这样有趣的传闻。
民国时的香港与上海是相互呼应,互为镜像的。双妹生在香港,却在上海滩走红。当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是双妹走上梳妆台的重要原因。在民国,双妹就是淑女的象征。
金陵女子爱“双妹”
文
由国庆
笔者曾见一张老发票,是年由南京燮康百货商店开出的。燮康百货商店位于老南京中华路三山街口,其发票上突出标明“广生行双妹化妆品南京总经理”字样。民国时期,广生行的双妹牌化妆品在金陵女界炙手可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爱。
香水、花露水是女人的挚友,说到这个,或许很多朋友脑海里会冒出一段段光景——老南京的秦淮河畔、老上海的十里洋场、老天津的九国租界。一个“老”字把我们带回了那有旗袍婀娜,有花露水“双妹”海报,有仁丹招贴画,有“老刀”香烟吆喝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城市。
花露水是以花露油为主体香料,加配酒精而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汉字实在曼妙,较之于香水,花露水则更如诗如画。据说“花露”二字取自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中的“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之句。花露水这个名字,听起来仿佛古代采花露做脂粉的女子就在眼前。
清光绪年间,祖籍广东南海的冯福田先是在广州做化妆品小生意,后来转到香港一家洋行售卖药品。其间,有个英国药剂师教会了他一些英文与配药的知识。冯福田洞察到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广阔前景,于是在一份花露水配方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试制出了比较适宜东方人的花露水,并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双妹嚜(嚜头也称唛头,Mark的译音,旧时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关于“双妹”的由来,民间一直流传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冯福田偶然在香港中环看见两个美丽的白衣少女,灵感所至想到了以“双妹”作为品牌;另一说法是传说在开业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天使,天使称只要用“双妹”当招牌生意一定兴隆。
光绪二十四年(),冯福田在香港斥资买下房舍与设备,创立了广生行,成为中国本土化妆品行业的先驱。初期,广生行的许多原料皆从日本进口,发展受限,那时的冯福田只能靠走街串巷来推销。
大上海的市场更加广阔。光绪二十九年(),广生行在黄浦江畔成立了发行所,地点设在时尚繁华的南京路,未来一片光明。宣统元年(),冯福田与友人合资将广生行改组为有限公司。转年,广生行在南京路隆重举办减价大酬宾活动,同时,经理林炜南策划了一系列广告。当时,随着推销,“双妹”花露水已经进入南京市场,但为数不多。
家喻户晓的“双妹”图
花样年华(广生行广告)
宣传“双妹”当然需要一对芳华绝代的女子,但物色理想模特并非易事,这让林炜南有些犯难。无意之中,林炜南发现了两名长相俊秀的男生,于是急急请来,让他们男扮女装拍摄了照片,又礼聘画家关蕙农绘制了月份牌广告画,宣传推销一鸣惊人。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妙的旗袍已成为上海街头最靓丽的风景,广告当需紧随生活与时代,因此,广生行找寻到两名青春少女来拍摄形象广告。花园里,篱笆前,姊妹二人身穿花旗袍并肩亭亭玉立,柔婉可人。关蕙农再度出手,悉心绘制了温馨至极的月份牌,也实现了广生行多年来的梦想。由此,“双妹”之美化作经典,那温暖的画面一直风靡南京城。
以往脂粉大多为小作坊生产,或闺房自制,品质参差不齐。广生行与双妹品牌的出现为中国化妆品业带来了重要变革,也开启了东方女子美妆的新纪元。
广生行自清光绪二十九年驻庄上海以来,事业飞速发展,所产系列化妆品采用进口上好原料,物美价廉,特别受到女界的欢迎。广生行的招牌货双妹牌花露水在年获得了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的奖项,时任副总统的黎元洪得知消息后也非常兴奋,特亲笔题词:“尽态极妍,材美工巧”。双妹牌花露水名声大振,广生行也逐渐发展成为民族化妆品业的一面旗帜,此后陆续出产雪花膏、艳容霜、香水、生发水、牙粉等,无不畅销。
广生行非常重视产品形象与广告。为了更契合推销,他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自行设立了印刷厂,专门印制商标、海报、宣传书等。双妹牌各样化妆品的包装上都贴有姊妹并肩图样的商标,在强化品牌意识方面,可谓殚精竭虑。另如生发水、烫发油广告,画中见一眉清目秀的女子正对镜梳妆,向顾客展示着她光亮细润的黑发。通过烟草企业、经销商的发行与推广,“双妹”海报广告也贴挂在金陵城的商店里巷,广告效果凸显。
30年代是广生行的全盛时期,每年的营业额在万元(大洋)左右,最高时达万之多。年10月,广生行于香港成功上市。几十年间,公司的触角遍及南京、武汉、苏州、沈阳、大连、北京、天津、济南、福州、广州等地,产品也远销到南洋。因连年战乱加之社会动荡,自40年代末,广生行的市场更多地转向了香港与东南亚地区。
就像电影《茉莉花开》中的镜头一样,孟老板送给女主角茉一瓶花露水,其含义一点不逊于进口香水的意味。在那个鲜见香水的年代,一瓶双妹牌花露水俨然是香水的替代品,并承担着香水一样的功能,成为男人讨女友欢心的礼物,成为连接男女情爱的纽带。
在中国引进香水之后,花露水一度黯然无香,但在“文革”期间,香水遭到批判,而花露水却凭借“卫生用品”之名继续在南京、在其他城市的女人生活中唱着过往岁月的小情歌。
《纸上金陵》
书名:纸上金陵
丛书名:微南京
著者:由国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南京城历史、文化的作品集。作者通过自己收藏的有关南京的老广告,来还原过往南京的风俗风情,讲述与南京相关的人物故事;以一张张旧年的招贴画、广告纸为引子,揭开南京城过往的面影。本书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切入,触发联想,涉及南京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比如文化名人、特色美食、流行妆容、衣着时尚、体育运动、商号洋行等等,呈现了南京都市生活的细节。书中有精美彩色老广告画三十余幅,除本身的史料价值外,还可以使读者直观地触摸到历史的细节,对南京城建立起一个整体性的印象。
#相关推荐#
夏天,民国的小姐姐们不烫个头,还真不好意思出门!走在民国时尚前锋的小姐姐们,都爱用哪些化妆品?—end—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
点击进入
了解南京都市生活细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cf/2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