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虫指南已上线
近日,不少人因为随手拍死只隐翅虫,竟使皮肤满是红斑脓包!
发现身上有毒虫不要乱拍!
防虫手册及应对方法已上线!
隐翅虫隐翅虫一般爬到皮肤表面没事,但若其被拍打或压碎,体内的毒素会沾到皮肤上,引起隐翅虫皮炎,引发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应对方法:在户外活动时,多注意避免接触,若是发现它爬在皮肤上,切勿拍或碾压,应把它弹走。如被咬,应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毒捺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
蚊子蚊子叮咬皮肤时会分泌唾液,引起局部红肿、痒痛甚至会因此感染登革热、疟疾、脑炎等。应对方法:市面上可用的防蚊产品很多。若是孩子被蚊子叮咬,可在伤口涂抹碱性的肥皂水,或用盐水涂抹冲洗。既安全放心,也能及时软化红肿缓解痒痛。
螨虫显微镜下在潮湿的夏季螨虫更易滋生。一旦被螨虫叮咬,易引起炎症,伤口出现米粒或黄豆粒大小的丘疹、斑疹等。应对方法:家居环境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干燥,勤洗勤换勤晒。不小心被叮咬后,可服用抗组胺药,涂抹解毒捺剂,若继发感染需考虑使用抗生素。
跳蚤跳蚤一旦纠缠上人,往往会躲藏在腰部、头发上,吸食人血,可引发季节性湿疹。被它叮咬后,伤口会出现红疹子,红肿痒痛大概持续7-15天才会消退。应对方法:若家有宠物,一定要做好卫生工作,宠物长久“驻扎”的地方可用杀虫剂进行清理,避免让孩子和宠物过于亲密接触。小区里宠物常出没的地方,以及车库等公共区域也是危险地带。
蜱虫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它们喜欢将头埋在人皮肤内吸血,身上携带着病原体,可引发疾病。人被咬伤后,通常有7-15天的潜伏期。应对方法:大家可以随身携带驱蚊水,最好不要在草地上久坐或久卧。若发现身上有蜱虫,不要硬拽,以防其嘴上倒刺深入体内。正确的做法是先用酒精涂抹,再用摄子取出,记住不可用手直接触碰。
红火蚁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被其叮蛰后有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有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应对方法:被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再用外敷药涂抹,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医院就诊。
恙虫显微镜下恙虫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酶使人麻痹,所以叮咬98%都会产生焦痂。恙虫病潜伏期为4-21天,首发症状是高热,除了眼睛红,会有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症状,严重者会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应对方法: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注意保护身体暴露部位。如果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处发现焦痂,应及早就医。
毛毛虫毛毛虫不用口咬人,但其体表长有毒毛。被蜇伤后,皮肤会出现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变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还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应对方法:被蛰伤后立即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反复多次粘去皮疹处的毒毛,清除毒毛后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若未缓解,医院就诊,干万不要因为瘙痒用手去抓。
蝎子蜈蚣此类毒虫毒性较强,毒液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起剧烈疼痛、瘙痒,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溶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应对方法:一旦被蜇伤,应立即用橡胶止血带或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紧,不挤压伤口,可用负压的办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溶液冲洗、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液,并立即就诊。
蜱虫、恙虫、隐翅虫……这些虫子体型小,却毒性“残暴”,曾有人被蜱虫咬伤后,高烧10天不治身亡!
记住这些虫子长相,扩散提醒!
编辑:张鑫蕊
审核:赵朋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pp/1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