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狗事儿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今儿咱们还说这北京人养狗的事儿。

说到狗,咱得先弄明白一个问题:狗和犬是一回事吗?您该说了,这不是废话吗?要是废话我就不提它了,您记住喽,十八个脚趾的这是狗,二十个脚趾的这是犬,犬在后腿上比狗多了两个不着地的脚趾头,北京话管这叫“后撩儿”。这可不是北京人自己胡谄的,在《说文解字》里就有明确记载:“犬,狗之有悬蹄者也。”

说到老北京的标准生活图景总避不开这么两句话:“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样的生活在老北京也不属于底层老百姓,起码得是个小康之家。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肥狗呢?其实这也是为了表示生活的富足,您琢磨琢磨,连狗都吃得滚瓜溜圆,这家人的生活水平还差得了吗?

电视剧《大宅门》估计各位都有印象,白七爷一辈子敢爱敢恨,这似乎成了他媳妇多的一个合理解释,其中七爷有个媳妇叫香秀,您记得她是怎么进的大宅门吗?当初她就是二奶奶找来的一个抱狗的丫头,这可不是导演的杜撰,当时老北京的大户人家就是这么讲究。现如今养狗的人觉得给自己的狗做个宠物美容花个几千块就了不得了,殊不知百十年前爱狗之人都已经给狗请专职保姆了。不过话说回来,白家再大那也只是宅门,要是和宫里养狗的气派比起来,那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啊……

雍正:日理万机对狗专一

雍正,清朝历史上争议颇多的皇帝。有人说雍正很忙,在位十三年御笔朱批奏折达几千万字。有人说雍正腹黑,九子夺嫡他不显山不露水、可上位之后对亲生兄弟痛下杀手。前脚不知如何疼年羹尧,后脚就把他一锅端了。总之他的形象,就是一霸道总裁。

但其实雍正也有自己“专情”的一面,但不是对菀菀,而是对狗。据说雍正养狗已经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和狗的互动上了,而是进一步迷恋上了宠物用品DIY,尤其钟情于狗衫和狗窝。当时雍正在紫禁城里养了好多条狗,有两条狗他最喜欢,一只叫“百福”,一只叫“造化”。

雍正曾经为“造化”设计过一款老虎样式的狗衫,而且还是套头衫,后来给“造化”一穿,哪儿都挺好,就是美中不足,做好之后往头上一套,狗耳朵被这小老虎的套头给窝住了。看“造化”实在是难受,皇上一道圣旨——改!老虎头上给掏俩窟窿,把“造化”的小耳朵露出来,这么一来,整天看着这只披着虎皮的狗子颠来跑去,皇上心里甭提多有成就感了。

有了第一次当宠物服装设计师的成功满足感之后,雍正的瘾头越来越大,接下来他为“百福”设计了一款更加高难度的狗衫——麒麟衫。咱都知道,这麒麟长得可是够复杂的,又是犄角又是蹄子,还外带着满身的鳞片。具体是怎么做的咱们也无从知晓,反正最后是研制成功了。看来雍正无论是对于国事还是闲篇儿,还都有个钻研劲儿,而且人家劳逸结合两不误,就冲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刚才说的那两件狗衫都是丝绸缝制而成,据说除此之外,雍正还多次下令用老虎皮、猪皮、豹子皮做过几身狗衫。这些事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不过有时候碰到一个过于有创意的主子,这狗也够遭罪的。您想啊,一来这狗本身就有狗皮,外头再裹件皮大衣,这还不得活活儿热死啊!这还不算什么,咱都知道狗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让它穿一件老虎皮缝制的狗衫,那还不得把小狗吓死啊……

雍正皇帝不光设计狗衫,还亲自负责小狗的家居装修。他曾经就下令做狗笼、狗窝、狗垫等等各种用具。雍正六年(年),他曾命人制作了一个精巧细致的小圆狗笼子。狗笼子用竹子做骨架,上边罩的是一层西藏产的氆氇布,笼子底是用纯羊皮铺就而成,能有这般待遇,就像小狗的名字一样,当皇家的狗,造化啊。

慈禧:只管玩儿不管养

慈禧爱狗也是出了名的,当然和雍正比,她属于玩物丧志。现在人养狗,条件一般的在家里给狗买一个狗窝,住房宽敞点儿的把阳台就分给狗住了。可是当年慈禧养狗,愣是弄了三个养狗处:一处在御花园,一处在东华门内的东三所,这两处因为在紫禁城内,所以叫作“内养狗处”;还有东华门外的南池子大街有一个“外养狗处”。当年光是内养狗处就养了一千多只狗,而且皇家的养狗处绝不是一排排低矮的狗窝,而是拿整间房子来养狗,里边还得是精装修的。养狗处专门有太监负责,他们的官称叫“狗监”,想必谁要是当着这官,那也是够窝心的。

皇家的狗,每只都是拿俸禄的,当然狗不识数,俸禄就交由狗监们支配,主要是养狗、训狗的开销。因为狗不会说人话,所以那些朝廷拨给狗的俸禄免不了让狗监们中饱私囊一部分,但也不能太贪,狗要是养不好,老佛爷怪罪下来,狗没事儿,狗监的这条命可能就没了。

也许您会说了,养只狗能花多少钱?下边我就给您说说皇家是怎么养狗的。

现如今养狗的人家,便是再精贵,顶天也就是高级进口狗粮,人家慈禧的狗,日常饲料那顿顿是肉糜,这还没完,每隔数日另饲以牛羊狍鹿等肉脯,饮料是用鸡鸭鱼制成的肉汤。在那样的社会,穷人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儿的,老佛爷的狗却是见天儿吃肉吃到伤。

吃完了还得洗白白哪!狗监们必须每天都给洗一回澡,用的澡盆是金玉制成,盛上温水,还要在水里点上花露水,为狗按摩清洗,洗完之后还要喷上香水,最后在狗脖子上系上一串金铃儿,这才抱到跟前儿让老佛爷赏玩,和晚上给皇上献妃子可也差不多了。

爱狗人的事儿,能叫偷吗?

紫禁城里最后一个爱养狗的皇帝当属溥仪了。溥仪在年被赶出皇宫以前,曾经在皇宫里养了多条名犬。而且他尤其喜欢大型猎犬,曾任溥仪御前外任随侍的周金奎就回忆说:“年3月我当了上差,当时宫里养着一百多只狗,每天喂的都是猪肝、大米饭之类……溥仪有两只警犬是他最爱的,一只叫佛格,一只叫台格。台格身体硕大,额上有一王字。佛格性机敏,溥仪叫人把东西埋在地下,或交给某个人,这条狗都能找回来。溥仪常以狗拿人取笑,有人从养心殿门口经过,他有时令佛格率领群犬向人扑去……吓得人半死,也有时将人咬伤。溥仪做这种恶作剧只为开心,并不介意,无非是给几个钱,被咬的人还不敢说什么。”

皇上家养狗多是为了赏玩,民间养狗用处就更多了。老北京有个词叫“飞鹰走狗”,这说的是满人好骑射,每次围猎的时候必带鹰和狗帮助捕猎,而这个狗多指“獾狗”,所谓獾狗,指的是经过训练能够逮住獾的狗。那为什么非要逮住獾呢?皆因这獾浑身都是宝,獾油可以治疗烫伤,皮可以做褥子,而且据《吕氏春秋?本味》当中记载:“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您听听,古人认为最好吃的肉是大猩猩的嘴唇和烤瓘肉,也够重口味的。

当时很多八旗子弟养獾狗,北京话叫“逛獾”,并不是为了吃獾肉,而是一种风尚。关于怎么挑獾狗、养獾狗,讲究很多,咱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那会儿八旗子弟去打猎,带的獾狗必须得是公的,您要是带只母的,养的再好也没人带您玩儿,人家会说:“我们这是咬獾去,不是配狗去!”

老北京过去还有斗狗的习俗,参加斗狗的狗都不大,只有巴掌大小,可以揣在袖子里,所以叫袖狗。别看这狗个头不大,脾气不小,生性好斗,老北京人泡茶馆,经常有人拿出这种袖狗放在桌上打斗以供娱乐,有时候也外带赌博。但甭管怎么斗,总不至于送了命。

有的狗就没那么好命了。这就要提到老北京的一个行当一一坐狗的。这些人手法纯熟,见到一条狗,看看周围没有人,右手掐住狗头,从腰后边使劲一甩,左手拽住狗腿,把狗往腰里一围,使劲往后一坐,这条狗必死无疑,然后就把死狗围在腰里,外边裹上皮袄,很难被发现。

这种人多是以卖狗肉和狗皮为生的,但来路不正,做的是缺德的买卖,着实可恨,被本家发现的都会被揍个半死。

老北京还有专门偷獾狗的,理由是他太喜欢了。北京过去有“偷猫摸狗不算贼”的话,意思就是我喜欢这狗,我既不虐待,也不转卖,好吃好喝伺候着,搞不好比原主人养的还好,这爱狗人的事儿,能叫偷吗?

不过说出大天来,偷就是偷,什么不算贼那是他一厢情愿,狗不嫌家贫,您也没问过狗的意愿不是?

本文转载自:正阳书局砖读空间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看点推荐▼

→幼儿园老师针扎多名幼童只因午休不睡觉,别让幼儿园成为孩子的“失乐园”

→那些“坑人”的北京套路,从小被骗到大的请举手!

→感慨万千!老北京人的什刹海回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xg/24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