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驱蚊不可全信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夏日炎炎,人们与蚊子的战斗再次打响,驱蚊产品进入家庭购物清单。《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走访市场看到,无烟无香型蚊香、精油驱蚊手环、电热蚊香片、蚊香液、驱蚊花露水等驱蚊产品热销,被商家摆在显眼位置,并设置了销售专区。在电商平台上,驱蚊手环、驱蚊贴等新式网红驱蚊产品同样受到追捧。然而,部分驱蚊产品打着“黑科技”“新研发”的幌子,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记者了解到,驱蚊产品属于农药范畴,但是不少驱蚊类产品并未获得农药登记证号,商家在宣传时打擦边球,名称上规避“驱蚊”字眼,文案中强调驱蚊效果,声称纯植物成分,进而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对驱蚊产品认知不足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户外驱蚊”,看到各种款式的驱蚊手环、驱蚊贴以及防叮滚珠等,不少产品还声称“自带隐形蚊帐”。但消费者对驱蚊产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购买时存在一定误区。记者在一投诉平台搜索“驱蚊”,显示有余条投诉,投诉内容主要围绕购买时页面介绍为“驱蚊喷雾”“驱蚊手环”,但收到商品后包装上却显示是“防护喷雾”“香氛手环”,产品既没有标注农药登记证号也没有标注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使用后也未达到驱蚊效果。根据《农药管理条例》以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规定,用于预防和控制蚊、蝇等有害生物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属于农药。因此,如果蚊香等产品的标签、说明书表明该产品具有防蚊和驱蚊功能,则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因此,凡是有驱蚊、防蚊功效的产品,均属于农药产品范畴,在市场上销售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书号,而且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超市看到,超市主要以售卖电蚊香液、蚊香、驱蚊液为主。在物美北京洋桥店,还特别设置了蚊香类产品的销售专区。驱蚊类产品的各类证号批号都比较规范,外包装盒上标注了农药生产许可证号,还标注了驱蚊成分的含量,包括“四氟甲醚菊酯”“避蚊胺”“氯氟醚菊酯”等成分。迪士尼驱蚊产品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号总体来看,在超市、便利店等渠道售卖的驱蚊产品都较为正规。但在电商平台上,一些与之无关的企业纷纷开始售卖驱蚊产品,以“高科技”“高颜值”为噱头,力图赢得消费者青睐。《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一电商平台的“华粉正品体验店”看到,一款名为“迪士尼驱蚊手环防蚊神器”的商品,售价88元。链接名称明确提到了“驱蚊”“防蚊神器”等字样,但产品包装的名称却为“米奇系列香氛防护手环”,规避了“驱蚊”字样,声称无避蚊胺。此外,该产品信息中包含香茅精油、桉叶精油、柠檬草精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均从植物中提取,主要特性就是驱蚊虫。记者询问店铺客服,这款产品是否属于驱蚊产品。客服称“属于”,但无法提供该产品的包装盒,让记者在评论区根据网友晒图作为参考。根据网友评价,记者看到包装盒上并未标注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农药登记证号。无独有偶,在“达儿文旗舰店”,商品展示页名为“迪士尼精油手环防蚊子驱蚊防蚊液”的商品,月销超件,但在页面详情中却宣传“饱满吸收植物精油,双倍缓释防叮成分,防叮更有效”。而产品名称为“米奇系列香薰防叮手环”,防叮手环精油主要成分也大多为植物提取的驱蚊成分。记者询问客服该款手环是否取得了农药登记证号,客服强调该手环是防护手环。但记者看到该款商品的用户评价几乎都围绕防蚊效果,商家也在评价页回复了“孕婴可用,植物防叮”。显然,部分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号的商品虽然在名称上避开了“驱蚊”二字,但却在产品宣传文案中将驱蚊功效作为主要卖点。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消费者,不少人表示之前并不清楚驱蚊产品属于农药,对于产品包装上是否标注农药登记证号也并未在意。北京消费者李菲告诉记者,她在电商平台购买驱蚊手环、驱蚊贴等产品大多是看商家介绍,而商品外包装大多也不对外展示,往往是收货后才能看到商品包装。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打“擦边球”的现象是在误导消费者且扰乱市场,属于有意规避农药监管的行为。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这类产品均属于农药范畴,应该有正规的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且必须在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并强调,尤其是在电商平台等购买渠道,消费者更应保持警惕,并对产品宣传中的内容进行审慎判断,
上一篇文章: 高科技驱蚊不可全信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de-in-yiwuchina.com/hlsxg/28460.html